vincent van gogh,Seascape
人心齐,泰山移!
人民币破7不用怕,经济在,稳定在,新阶段,新起点,适应了之后,天还是那天,月还是那个月。
股市连跌六天,恐慌情绪渐消,人民币企稳,加上证金出手给A股定向降息,进出口数据超预期,三大利好直接刺激,8月8日,三大股指终于乌云见日,全面上涨!
沪指上涨0.93%,收2794,深成指上涨1.19%,收8919,创业板上涨1.51%,最终报收1522。
极限施压 力挺股市!
说点位,招人骂,亮观点,易被黑。
叶檀财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盲从,做自己,关键时刻敢于亮剑!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小趋势,短期内,新变量,股市下有底,上有顶,判断2650到3200区间震荡。
大趋势,长期看,中国20年分野格局渐显,长牛可期,股市终将崛起!
小趋势,不多言,回看昨天(8月8日)文章《定了!股市的大方向在这里!》即可。
大趋势,一句话,全面抑制楼市,支持股市,彻底扭转过往20年的资金流向!
如果股市楼市和谐相处,共同长牛,没必要打一个扶一个,可现实摆在眼前。中国楼市信仰20年,越不破越难破;股市信仰20年,越不立越难立。
楼市如何破?股市如何立?
全靠无形的手难,需要有形的手因势利导。
叶檀老师,8月7日,人民币破7当天,在文章中曾说:
房地产作为中国居民最大储蓄罐的功能会一步步丧失,直到降为全球平均水准,有不少资金会流出房地产市场,将进入其他市场。
用事实,讲真话,有形的手,确实正挥动指挥棒,驱赶资金不入楼市,流向股市!
2019年4月19日,政治局会议重提住房不炒,楼市资金定向封锁大幕拉开!
2019年5月17日,银保监会23号文,定基调,信托、贷款(银行)马上收紧!
2019年6月13日,陆家嘴郭树清义正言辞,必须正视房地产金融化,房地产企业融资过度挤占了信贷资源。
2019年7月开始,房地产资金收网行动打响。
7月4日,信托正式按下“暂停键”!
证券时报旗下信托百老汇报道,监管层义正言辞,口头警告,特别要求“信托圈”以大局为重,坚持住房不炒,旋即大面积暂缓、暂停地产信托融资。
7月10日,3万亿信托融资路径被封堵之后仅一周,银行贷款被严控!
(图片来自檀香 wang)
据中国证券报,规模10万亿级,房地产融资的重中之重——银行贷款也被监管层窗口指导,严控房地产贷款规模!
7月12日,存量规模过万亿,近几年增长最快,房企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海外融资被封堵!
发改委发布《关于对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申请备案登记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房企海外发债,只能置换1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债务,不能增量发新债。
结合2018年发改委通知,没发过海外债的数以千计房企,彻底无缘海外!
7月30日,政治局开会,再次重申住房不炒,并罕见提出不把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短期工具。
随后,央行连续开会点名房地产行业。
7月收官,最高层加码调控房地产,8月以来,确实又加码。
8月7日,证券时报旗下信托百佬汇报道,银保监会下发64号文,下半年会持续保持高压,不让信托增长。
机构甚至透露,3季度地产信托每时每刻都不能超过2季度,必须零增长!
信托进一步收紧之后,银行放贷也开始有更进一步的动作:
8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某华北股份制银行开始全面检查房地产贷款。
无论贷前和贷后,一查到底!
房地产行业供给侧融资还在收紧,需求侧,也就是老百姓买房这块,力道也越来越强。
6月份,全国房贷利率年内首次上升之后,越来越多的热点城市出现不止一次利率上调。尤其进入7月,8月,几乎每天都传来房贷利率上调的消息。
8月8日,上海证券报消息,近期不少二三线城市又出现房贷利率频频上调的现象,尤其是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等热点城市。
新降息要来了?!
楼市资金被定向管控,房贷利率,房企借款成本越来越高的同时,全球开启降息潮,而中国整体的货币政策也在有克制放松。
8月7日,新西兰,印度,泰国先后宣布降息。除了泰国在意料之后之中,新西兰和印度都是超预期降息。
印度更是已经年内第四次出手!利率更创2010年以来新低!
8月8日,菲律宾也宣布降息!
美联储降息之后,全世界都在问中国会不会降息?
8月7日,甚至有传言,说8月10日,央行可能会动手。
听到传言,央行立刻辟谣:降息不实!
被冒名顶替的中国证券报还发出声明,要起诉有关虚假信息发布者。
央行明确不会动存贷款基准利率,不会按照2016年之前的老降息方式降息。
但,未来,很可能继续走市场化路线,定向降息。
为什么这么说?
央行今年屡次强调,下半年最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利率市场化!
8月2日,指导下半年工作例会上也强调,要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
怎么疏通和传导呢?
工作例会说,要积极培育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央银行价格型调控工具和手段。
8月5日,央行副行长也表示,通过贷款利率两轨并一轨,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推动更多金融资源转向小微企业和贷款实际利率下行。
5月底易纲行长在讲话中也指出,贷款利率实际上已经放开,但仍可进一步探索改革思路,如研究不再公布贷款基准利率等;7月24日,易纲又说,贷款利率要放开,由市场化报价利率来取代贷款基准利率。
实际上,贷款利率名义上已经放开了,但是实际上收到央行指导,所以一直以来,贷款基础利率也就是LPR的走势是这样:
横着不动,从走势也能看出,LPR很不市场。
未来,贷款基准利率,进一步放开的话,很可能是给它一个市场锚,然后加一个银行的利润率比如1%,一次作为新的市场版贷款利率。
之前的文章,常常说上海市场间银行利率也就是SHIBOR,短期品种常创新低。
最近实际上,中长期的品种,6个月、9个月以及1年期也都开始不断走低。
SHIBOR是最重要的市场利率,如果以它做锚,加一个官定利率加成,实际上,已经可以看做市场派降息了。
从降准到市场派降息,在加上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定向封锁,结果就是:
钱变多,资金不能去房地产,得有新去处!
哪里呢?
几乎只有资本市场。
当然,资本市场不局限于股市,债券等其他市场也算。
为了把钱引入资本市场,制度完全不同的,科创板横空出世,拉升人气。险资开始放松,养老基金加速入市,一切可以调动的资金都在积极酝酿入市。
除了内资,外资方面,国家也是不遗余力,希望引入活水。
7月20日,金融委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对外11条,再一次加速开放中国市场。
华鑫证券即将被摩根士丹利控股。
特不靠谱8月1日发推3000亿,8月6日上海临港自贸区方案就出来了。
外界都关注所谓上海楼市放松,实际上更应该关注,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这三个自由。
中国不断开放,资本市场,实际买不买,还得看外资。
外资买了吗?
岂止买买,简直是一掷千金!
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数据,7月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余额为16,986.20亿元,同比增长20.48%,较6月增加533.82亿元,为连续第八个月增持。
据21经济报道,债券通7月的交易量亦再创新高,达到2010亿元,并新增机构投资者96家,参与债券通的机构投资者总数已达到1134家。
外资甚至成为国债第二大持有方!
股市上,2017年以来,外资已经成为最为主流的资金。外资的资金占比已经和公募看齐。
8月,3000亿之后,外资确实有小幅流出,但一旦股市企稳,比如今天,外资旋即回流。
8月8日,北向资金一共流入近30亿。
未来随着MSCI扩容,更多主动和被动资金大概率都会流入中国市场。
外资为什么流入中国?
桥水的达里奥,最近说了句话,大家可以听听:
“中国有自己的问题,但是整体来看中国的问题并不比其它市场更突出。我认为真正危险的是,在目前的情形下,不去分散风险。要分散风险,你需要进入中国。进入是有风险的,但是权衡进入和不进入这两种选择,后者的风险更大,不投资中国非常危险。”
他还说,全球投资经理,如果现在忽视中国,会是职业生涯的最大败笔。
达里奥的观点,很好理解:
中国有问题不错,但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依然表现出色,经济增长也是主要经济体最快的之一。基本面可以说放之四海,稍有匹敌,完全配得上,资金持续流入。
对比一下就知道。
看看隔壁印度,四次降息还止不住经济下滑,不断下调经济预期,这经济得有多差?
今天海关总署的数据,前七个月中国进出口数据大超市场预期!
出口1.53万亿元,增长10.3%;进口1.21万亿元,增长0.4%;贸易顺差3102.6亿元,扩大79%。
尽管美国减少中国进口,但东盟和欧盟增加的进口,比美国的减少多得多。
不过,尽管中国经济稳健,外资也看好,但我们自己人确实热情还不太够,尤其对于股市的投入上。
股市热情如何,简单粗暴,成交量就能看出来。
科创板开始之后,成交量有所提升,但还不够明显,科创板效应有待提振。
另外,今年实际上,严控楼市之后,钱最多去了银行。
据央行之前公布的数据,居民的存款今年上半年也大幅增长了6.82万亿元,远高于去年上半年的4.26万亿,创历史新高。
信仰的扭转以年计算,不可能一朝一夕!
不过相信,只要保持定力,控制住房地产,时间一长,有财富效应不断积累,这数以万计的钱,势必要寻找新的蓄水池。
未来,随着更多好企业上市,经济转型升级成功,实体制造企业盈利能力不断提升,股市,注定就是这新的蓄水池之一!
就在文章结尾之际,股市突然迎来大利好!
8月8日,证监会副主席接受新华社的采访时表示,将加大力度,引入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出九项具体措施,包括修订QFII,H股全流通改革等等!
昨天证金公司出手,今天证监会发话,股市利好看来还会接踵而至!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