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TOTO于9日发布消息称,集团公司之一北京东陶有限公司生产卫生陶瓷产品的北京工厂将关闭。生产已于9月底终止。
对此,TOTO给出的理由是,工厂周边的住宅用地规划正在快速推进。
据悉早在2017年,TOTO和科勒已被列入北京停限产名单中。
此外,今年TOTO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也很不理想。据7月31日,TOTO公布的2019财年第一季度(2019.4-2019.6)显示,TOTO在中国市场销售额不但下滑了13%,净利润也下降近5成。
这几年,外资企业在国内发展并不平稳。从2017年开始,硬盘生产厂商希捷在苏州的工厂宣布解散开始,到2018年三星撤销在深圳的子公司,遣散了旗下320多名员工。再看今年,甲骨文、亚马逊这些外企也接连退出中国市场。这些知名公司败走中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先得知道,是什么吸引这些外企来到中国发展。这就得联系到上个世纪国内的具体情况了。我们都了解,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内的市场存在着产品种类、品牌匮乏的情况,在消费者们的消费欲求得到解放之后,因为大量的需求,带来了更多的营销市场。再加上那个时期的国内,在部分产业上缺乏完整的生产链,而这些外企早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发展完备的生产链。在进入中国市场后,能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同时,还有人口数量带来的大量红利。我们都知道我国的人口数量长时间占据着全球各国人口数量排行的首位。大量的人口,加上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差距,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外企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能通过这人口基数带来的红利,获得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此外,就是更多的政策的扶持。在当初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弱的时候,我国就开始采用了政策扶持,通过政策带来的红利,吸引外企开拓中国市场。
通过上面的对外企来到中国发展的一些好处的分析之后,现在看为什么外企们纷纷退出,就很好解答了。最主要就是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加上土地价格上涨、运送成本上涨、生产产品所需的资源的价格上涨。最后,民族意识的兴起,民族品牌的崛起也是重要的原因。现如今,国内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如果在华的外资企业不能正视目前的市场变化,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那么“外资巨头退华”的故事还将继续上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