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现代设计之源包豪斯诞生100周年,从8月的包豪斯高级研修班,到对包豪斯建筑学院院长的独家深度访问,高仪与包豪斯大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把包豪斯带到了我们设计师的身边。
金秋10月,高仪带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名优秀设计师飞往德国,开启了他们对话百年包豪斯德国设计之旅。
从探寻“德国制造”,品位“德国艺术”,体会“德国设计”,到在包豪斯起源地,参与包豪斯百年庆典,走大师们走过的路,以及坐在包豪斯大学的教室里上了一场关于设计的课, 这是一次朝圣之旅,亦是一次深入的学习之旅。
探寻“德国制造”
参观高仪工厂、Win Win双子楼
Bahaus 100
German Design Tour
因“德国制造”闻名于世界,所以高级研习班第一站走进了德国工厂、正在建造中的建筑等,探寻被誉为世界品质标杆的“德国制造”的奥秘。
严谨的德国制造
德国高仪位于海默的工厂曾被德国权威商业杂志《经济周刊》组织的比赛中被评选为“最佳工厂”。
在这里,设计师朋友们近距离观察了高仪水龙头如何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各个环节。大家不仅仅惊叹于生产一把小小的龙头竟然需要这么多环环相扣的步骤,更被”德国制造”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精神所震撼。
环保节能的“被动式建筑”
在德国,全社会对能源、对环境有一种近乎敬畏的态度。世界上第一座节能“被动式建筑“就出现在德国。Win Win双子楼是我们探索“德国制造”的第二站。
Win Win 项目的CEO Hendrik Schneider先生亲自带领设计师们,参观了这座由曾经担任德绍包豪斯建筑学院院长的Johannes Kister教授亲自设计的大楼。
大楼住宅外表拥有包豪斯古典的严谨风格,内在搭用了德系被动式住宅理念,将 ”德国制造“中的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体现的淋漓尽致 。
品味“德国艺术“
探访AQ酒店、歌德、李斯特故居
Bahaus 100
German Design Tour
除了严谨的德国制造,德国也拥有着悠久浓厚的文化艺术历史,这里不仅汇聚了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歌剧院等,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家、作曲家、艺术家,比如歌德、李斯特、贝多芬等。
被文艺熏陶的AQ艺术酒店
坐落在杜塞尔多夫市中心的AQ艺术酒店,曾作为城市法院使用,以此为中心点聚焦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场馆,热闹非凡的街道。
但走进酒店,似乎感受不到任何外面的喧嚣,犹如身处城市中心的绿洲。酒店在改造时,每一间客房或住宅都配有一幅大师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 波普艺术家杰夫·昆斯的气球狗,曾以7.5亿港币成交
追寻文学、音乐大师的足迹
众所周知,歌德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少年维特之烦恼》与《浮士德》在今天,仍是脍炙人口的殿堂级名著。在他的故居,除了写作手稿外,还可以看到他在绘画、科学上的成就。歌德故居由歌德本人亲自参与设计,从中可以体会到他对于艺术设计的天赋与热情。
歌德故居
李斯特的故居位于魏玛伊尔姆河畔公园入口处前面的一幢米黄色两层小楼。就是在这里,李斯特完成了很多惊人的大作,包括被大家所熟知的《匈牙利狂想曲》和《浮士德交响曲》。
李斯特故
“德国设计”之朝圣
行走于红点博物馆
Bahaus 100
German Design Tour
欧洲是工业设计的故乡,德国其严谨、理性的设计风格和精益求精的功能质量,绝对是设计界一道亮丽且耐人回味的风景线。
位于埃森的全球第一座红点博物馆是设计师来到德国的朝圣必来之地。这里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各行各业1000多件顶级设计产品。
高仪凭借在产品设计上的突出表现,在埃森红点博物馆,有一个专门的展区来展示高仪红点获奖产品,从突破认知界限的3D打印龙头,到今年荣获红点最佳设计的谱乐诗Black Line系列,从智能控制淋浴系统到集净水、气泡水和冰水功能为一体的高仪波蓝厨房龙头……,在这里,设计师们体会到了高仪设计的魅力。
溯源“百年包豪斯“
观看包豪斯庆典、博物馆、大师建筑
Bahaus 100
German Design Tour
“手工艺运动”和“新古典主义运动”拉开了近代设计革命的帷幕并为工业设计史谱写了第一篇章,“包豪斯”从理论、实践和教育体系三个方面将工业设计最终完善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宣告了现代工业设计的诞生。
百年包豪斯庆典
在包豪斯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设计师一行来到了包豪斯的发源地-魏玛,在包豪斯建筑学院院长Prof. Bernd Rudolf 的亲自陪同下,参加了由包豪斯大学学生组织的百年包豪斯庆典活动。
在包豪斯,非常重视学生们的创造力。庆典活动并不规定具体的形式,而是要求学生们以人类时间尺度来衡量魏玛的城市空间,把包豪斯的自由探索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的设计师们深受感染和启发!
© 百年包豪斯庆典活动现场
参观魏玛、德绍包豪斯博物馆
为了庆祝包豪斯学校建立100周年,魏玛包豪斯博物馆于今年建造完成并开馆,这是一个有着混凝土基座的立方体,外部材料是不反光的玻璃,上面布满了细黑线网格,整体呈现出规整的观感。从内部来看,与其说是一个座博物馆,更像是一个工作坊。
同样地,在德绍,我们看到了“非常包豪斯”的德绍包豪斯博物馆。博物馆底层以“open stage”命名,是一片位于两座楼梯之间的灵活开放空间,这一巨大自由的空间内一些展览活动将不再受建筑的束缚。上层离地面5m之高,仅仅由底层的两座楼梯支撑,内部没有自然光线摄入,因此被称为漂浮的“黑匣子”,主要存放包豪斯易碎物品。设计公司通过建材、空间、颜色等的巧妙结合,以极少资源造就与包豪斯的简约不谋而合的建筑。
德绍包豪斯博物馆
欣赏包豪斯教学楼、大师房
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包豪斯教学楼,它向我们展示了简洁利落、同时兼具实用性的建筑美学。
包豪斯大学主楼
四栋被复原的包豪斯“大师房”也令我们耳目一新。我们仿佛看到了20世纪20年代包豪斯建筑风格的重塑:Gropius、Kandinsky和Klee大师房弥漫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整栋建筑通过磨砂玻璃来阻挡光线,隔开所有现代元素来营造出当年的氛围。
大师房
内部的设施更具有颠覆意义:在木头和布料作为主材的时代中,它大胆地以钢管和皮制成的椅子,无疑将使“物”有了某种“穿越感”,也许这就是大师赋予了“物”极强的生命力。
包豪斯建筑学院院长独家授课
院长的小班实践课
Bahaus 100
German Design Tour
设计之行的第四天,在包豪斯大学教室里,包豪斯建筑学院院长Rudolf教授为我们的设计师们亲自授课,讲述包豪斯的精神以及设计理念。
院长在讲述包豪斯的历史中向我们谈及,历经100年,包豪斯仍在思索如何将其精神活跃在建筑及设计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包豪斯并不是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它具有延续性,同时还具有一代接着一代的全新理念。
设计师们上课所使用的教室由Rudolf教授重新设计改造,是包豪斯百年纪念项目之一。
© 教室中的椭圆桌,造型来自于教学主楼的旋转楼梯的曲线,教室处于教学楼的中心轴
“感受一所大学,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当它的学生。”所有参与的设计师们,都收益良多,对“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启发。
通过包豪斯的学习课程,设计师们更加清晰深刻地认识到了包豪斯的理念。
© 设计师们圆满地通过包豪斯学习课程,成功取得包豪斯学院授予的荣誉证书
此次由高仪带领的德国之行对于中国设计师来说,既是一次思想的升华,心灵的启迪,也是一场艺术与设计的朝圣之旅。这将会帮助他们汲取更多灵感,更加了解德国工业设计的内涵和精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