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淋浴区与其他功能区域进行划分后,既可保持卫浴场地的干燥卫生,又能维持浴室整体环境的整洁美观。
卫生间新格局
我们常见的卫生间,往往是集坐便区、洗面池、浴室(包括浴缸和淋浴)以及洗衣机于一体的,称为四式。
当然,有些家庭的卫生间面积比较小,他们会考虑将洗衣机移至阳台或者厨房,甚至本着不浪费每寸空间的原则,将其塞在储物柜里面也是常有的事。
这样一来,“老四件”就变成了“三件”,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三式”。
而干湿分离的主要手法,就是采用隔断形式,将浴室与其他部位分开。
满足了干湿区划分的基本要求,看似合情合理,完美至极。然而,即便是这样的一体化布局,卫生间在通常情况下还是只能容纳一人享用。
特别是早上起来,小孩要去上学,大人赶着去上班的时候,厕所的排队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洗完澡后满屋的水汽,地面打滑不说,连储物柜上也变得湿答答的;你正着急要去上厕所的时候,有人却在那里洗衣服;你沉浸在泡澡的舒适氛围里,有人在卫生间外大声催促......
在只有一个卫生间的现状下,我们又如何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呢?
比起日本的“四式分离”,我们的干湿分离好像弱爆了~~~
他们将生活品质提升N个台阶的设计方法便是——每个功能间都是独立的,彼此之间通过隔断区分开来。
三式分离
洗脸池排中间,
洗浴房与马桶间靠两边。
类型02
洗面台独立于浴室之外,
洗浴间与马桶间通过隔断后并排设计。
洗脸、洗澡和如厕都实现了完全分离,
有效解决了卫生间使用的尴尬局面。
我们可以在墙壁上做文章,
巧妙地“偷”出一些储物空间来。
利用马桶后面的背景墙,
打造嵌入式壁柜。
增加木隔板
设置壁龛
使用频率最高的洗脸台安置在中间,
洗浴、马桶向两边分散,
确保了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在台盆下部空间增加毛巾杆,木隔板,
都可以带来洗漱的便利性,
而且也不影响到卫浴间的活动。
当然,如果你担心会有水滴溅到,
从墙面“偷空间”也是不错的选择。
洗脸台比较长的话,你不妨考虑双台盆,
或者在上面增加一个能够适应不同需求的储物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