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厦门大白卫浴的“设计阳谋”,很多人会想到它在设计师圈层的深度融入、全场景的产品方案,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场布局的核心底气,其实是创始人林凯身上的“设计基因”。正是这份源于“设计师视角”的洞察与坚持,让大白跳出了传统卫浴品牌的商业思维,用“懂设计”的姿态打动设计师,最终在市场中撕开新裂口。 在卫浴行业,多数品牌的决策逻辑往往围绕“销量”“成本”“渠道”展开,设计更多是“营销包装的工具”——先确定产品功能与价格,再用外观设计吸引消费者。
但大白不一样,从创立之初,它的核心逻辑就围绕“设计”展开,而这一切都与创始人林凯的经历密不可分。作为深耕厨卫行业数十年的知名工业设计师,林凯不仅懂产品研发,更懂设计师的“痛点”:他们需要的不是“颜值高”的产品,而是“有设计实力、能适配场景、能体现专业价值”的品牌。 这份“懂”,成了大白“设计阳谋”的起点。林凯带领团队拿下的120多项国际设计大奖,不是为了“贴标签”,而是用行业认可证明大白的设计实力——德国红点奖看重产品的创新与实用性,iF设计奖关注用户体验与美学的平衡,这些奖项背后,是大白对“好设计”的严苛标准:比如为了让花洒的出水角度更贴合人体工学,团队反复测试了上百种出水孔排列方式;为了让智能马桶的操作更便捷,研发人员蹲守装修现场,记录不同年龄段用户的使用习惯。
也正是这份“设计师视角”,让大白能精准把握设计师的需求。当传统品牌还在向设计师“推销产品”时,林凯提出“与设计师共创价值”的理念:在设计师沙龙中,他会主动倾听设计师对产品的建议,甚至邀请设计师参与产品的前期研发;在与集物社等创意机构合作时,他不追求“品牌曝光”,而是探讨“卫浴产品如何赋能空间设计”。有设计师回忆:“第一次和林凯交流时,他没说一句‘买我们的产品’,反而聊起我最近的设计项目,还提出了产品适配的建议——这种‘懂行’的交流,比任何推销都更让人信任。” 更关键的是,林凯将“设计基因”融入了品牌的每一个环节:从产品研发的“用户导向”,到与设计师合作的“价值共创”,再到全场景方案的“场景适配”,大白的每一步都围绕“设计”展开,却又不局限于“设计本身”——它用设计实力赢得信任,用场景方案解决痛点,用共创模式建立粘性。这种“源于设计、高于设计”的布局,让大白的“设计阳谋”不是一场短期的营销活动,而是品牌长期发展的核心战略。
如今,当传统卫浴品牌还在为流量焦虑时,大白早已凭借创始人的“设计基因”,在设计师渠道站稳脚跟。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在设计话语权越来越重的家居市场,只有真正“懂设计、懂设计师”的品牌,才能用“设计”撕开市场裂口,赢得长久的竞争力。

评论